2023年9月12日下午,金融系在所第一会议室召开迎新暨师生见面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党委书记龚云、纪委书记张凡出席会议,金融所副所长、金融系主任张明主持会议,2023级硕博新生和部分研究生导师参加。
李扬理事长首先致辞,他对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祝贺,李老师表示他最愿意参加迎新会,因为有一个“新”字,总是见新人,总是能够接触新的事物,总是感觉很年轻。新生的到来对对我们金融系来说非常幸运,我们拥有了青年就拥有了未来。此外,李老师对学生提出殷切期望,一是需要研究新东西。近几年来整个学术界包括金融界最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中国化,他鼓励同学们要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寻经验,努力在金融领域讲好中国故事。二是要求同学们从入学开始就确定好学位论文选题,并注重文献积累和学术规范。
张晓晶所长在致辞中提纲挈领地指出,该如何做好学术。主要有三点:第一,做研究,做学术,还是要考虑大问题。同时强调,考虑大问题离不开一个好平台作为基础,要站在一个大的平台上,思考、提出重大的问题。第二,做研究,要学会放下。做研究要懂得取舍,知进退。在知道该研究问题的有限性后及时的放下,这也是学术研究的一个好的修养。第三,要注重对跨学科领域的融合。并着重强调了科技创新与金融的联系,此外还需注重历史、社会学等学科的涉猎。
龚云书记也在致辞中对同学们提出了期望和要求,希望大家珍惜、把握、感受研究生这段时光,不负韶华;同时表示,做社科院的学子,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有历史纵深感,要从学术发展史中总结经验,为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贡献自身力量;他还强调,马克思理论思维、习近平经济思想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要充分学习,提高自身理论视野。最后龚书记祝各位新生顺利地完成学业,获得丰硕成果。
博士导师代表彭兴韵在发言中指出,学习与研究是一个艰难求索的过程,希望同学们一是要刻苦钻研,勤字当头,多做基础性工作,并在批判的视角下做学术研究;二是注重学术方法。在做研究时要避免先入为主,避免先提观点的学术研究方法,要注重数据的客观性,从数据中找到研究成果。
硕士导师代表周莉萍在发言中指出,第一,要和大师对话,和经典对话。要多一份雅,少一份俗,建立扎实的理论支撑;第二,要紧跟理论前沿。本科接受了是本专业的通识教育,硕士的时候就要非常明确学一些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的知识要紧跟前言的学科发展;第三,要紧跟现实。在做学术理论研究时,可以和学术界交流,同时跟金融界无缝连接,紧扣现实问题,做好理论研究。
来自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两位学生代表分别作了发言,表达了不负师友期望,努力学习、拼搏奋斗的决心。
最后,张明副所长在总结发言中对金融所和金融系的情况做了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社科院和金融所的资源优势,打好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基础,锤炼研究技能,提高快速学习能力和清晰表达能力,培养良好心态,克服焦虑情绪,不断提升自己。
会议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供稿人:金融系刘洋、王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