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报刊投稿
|
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金融系
在职研究生班
金融高级课程研修班
国家基金课题
院重大课题
院重点课题
国情调研课题
院青年课题
所重点课题
横向课题
《金融评论》
《金融论坛刊物》
博士文库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学术成果
规章制度
进站出站
表格下载
金融所简介
领导介绍
机构设置
研究团队
监管部门
[ English ]
您的位置:
首页
> 参考文献
投资者情绪、产权性质与商业信用(白娅等)
名义负利率政策的理论、实施与效果(金成晓等)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存在的合理性:基于农户视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刘丹等)
机构羊群性投资行为会引起股价崩盘吗(张本照等)
股权集中度对研发强度的影响:数理分析与数据检验——对2007-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观察(李经路)
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协同发展研究:基于系统耦合理论的分析(张媛媛等)
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构与效率研究:基于泰尔指数编制(朱映惠)
我国保险行业发展态势、困境与路径探寻:基于“一带一路”视野的战略分析(李佩等)
宏观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与债务融资成本: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赵振洋等)
国有股权能缓解宏观经济波动的冲击吗:基于微观企业投资视角的研究(白俊等)
流动性紧缩的根源:基于量化研究的成因解析(陈华等)
我国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检验:基于中国16家上市银行数据的动态GMM实证分析(王路加等)
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综合效应分析:兼论化解银行风险的货币政策选择(刘柳等)
媒体报道与股票收益(邵志浩等)
保险发展对我国各省份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基于门限模型的实证检验(温健等)
私募资产管理产品风险及其外溢:基于监管视角的研究(王瑞等)
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冲击效应的时变分析(陈浪南等)
社会网络对农户正规信贷的影响:基于双变量Probit模型和SEM模型的证据(张晋华等)
汇率与股市相关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基于静态与动态CoVaR的分析(尹海员)
内部控制、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效率(罗斌元)
投资者情绪对定向增发长期市场表现影响的实证研究(杜莉等)
小微企业融资与货币政策选择:基于贝叶斯DSGE模型的分析(陈鑫等)
金融发展、影子银行区域流动和反哺效应:基于中国委托贷款数据的经验分析(钱雪松等)
中国货币政策规则中的时变门限效应研究(朱艳丽等)
股指期货在预警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中的作用研究(刘成立等)
中国股市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投资者保护视角(曾珣)
我国金融监管协调制度的完善研究:以法律规制为视角(肖韵)
金融去杠杆背景下企业现金管理影响因素与策略研究:基于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实证比较(谢梦等)
供给侧改革思维下“打新热”的解决路径探究:以创业板为例(彭娅)
金融创新效应:互联网金融的宏观效率研究(庄雷等)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耦合度评价比较研究(王文波等)
从Ripple看区块链技术对跨境支付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张爱军)
渐进式汇改背景下的中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研究(蒋先玲等)
货币寻锚的历史回顾与当下困局(张广斌等)
国际收支对人民币汇率动态影响机制(闫帅)
金融监管结构会影响市场约束吗:基于HLM模型的跨国实证研究(刘雷)
国际债券计价货币的选择及人民币使用的实证研究(何平等)
直接融资对我国银行业特许权价值的影响:基于Panzar-Rosse模型的实证研究(董楠等)
明斯基金融不稳定性假说评析(李黎力)
商业银行投贷联动的金融支持研究(张小东等)
基于金融许可证信息的中国商业银行机构空间布局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吕勇斌等)
流动性过剩与全球失衡联动研究:基于货币稀释理论(赵文生等)
避险情绪、货币乘数与二元悖论(陆简)
金融结构、通胀预期与融资成本短期波动:基于VEC模型的实证研究(邢天才等)
公司新闻、投资者关注与股价运行:来自股吧的证据(叶德磊等)
储蓄率、金融市场发展对M2/GDP的影响:基于国别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张轶龙等)
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提升国企并购绩效吗:兼论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异质性(周绍妮等)
融资融券制度与资产增长效应(吴战篪等)
中国金融包容指数的测度及其与贫困减缓的关系:基于省级数据的分析(徐强等)
出口影响分析师预测偏差吗(新夫等)